《天使》講述著對於自我的追尋與成長,不論是在性向或是人生,Ricky因為自己的性取向而被家人逐出家門,暫居於朋友Mark的家。兩位少年居住在同一屋簷下,竟產生了預料不到的火花。片中的情節真正的貼近生活,絲毫不像其他同志電影般的沉重與嚴肅,一切就是如此自然,沒有誇張的表演型態,也沒有突兀的劇情穿插,最難得的是,看不到對於性別認同所產生侷限性的觀點。導演利用簡潔精確的剪接,營造出青春的浪漫與活力,許多前衛實驗性的手法,更讓觀眾進入主角心境,檢視著自身曾對於同志的誤解與歧視,片中充滿著許許多多的暗喻諷刺,不論是家庭對於Ricky的驅逐,購買成人雜誌時的偷偷摸摸,或是如何吃缽仔糕的方式,都冷冷的去嘲諷無法包容接納其他事物的保守社會傳統規範,而其實看待所有的事物,並沒有所謂「正確」的觀點,就如同「愛」一樣,是劃破所有界線與障礙,更同時也是無性別之分的。我們常常不自覺的被主流社會所影響,盲從、侷限,屈就於社會造就出的強大壓力,使我們喪失了自我發展的可能,更無法開創屬於自己的未來。此片的英文片名:「I am not what you want」正確切的傳達這個理念。